從能力圈出發,重新看投資

過去我常困惑:
是否應該全倉被動型指數投資(例如 S&P 500)才是理財的最佳方式?

被動投資確實省時穩健,也能避免對抗市場。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,我逐漸明白:
投資的重點不在於主動或被動,而是是否在你的能力圈之內。

如果只用主動與被動區分,那創業這種需要更多能力的投資,是不是就應該被排除?
事實上,該問的是:「這項投資是否超出我的能力圈?」


改變投資決策方式

用巴菲特的思維

  1. 低價買進優質企業並長期持有

    • 低價:發現市場尚未反映的價值。

    • 優質企業:問自己:「如果有機會,我會加入這家公司嗎?」

    • 長期持有:忽略短期波動,專注公司的內在價值。

  2. 購買公司的價值,而非專注價格

    • 價值不會一天內波動 10%-20%,短期價格波動只是雜音。

用芒格的思維

  1. 反向思考

    • 與其證明機會適合投資,不如找出為什麼不值得投資。
  2. 風險管理

    • 錯過機會不會讓你失敗,但抓錯機會可能會。

回答最初的疑問

被動投資是唯一解嗎?

不是。
被動投資門檻低且效率高,是很好的選擇。但如果你的能力圈能涵蓋其他高價值機會,那麼探索其他選擇也是合理的。


調整投資心態

  1. 投資是一場反人性的修行

    • 投資容易被情緒影響,理解這些情緒並理性決策是關鍵。
  2. 專注於長期價值

    • 把投資當成長期旅程,短期波動不足為懼。
  3. 關注企業使命

    • 長期價值來自公司的使命:它解決的問題是否有足夠意義?

    • 有使命感的公司更可能做出長遠正確的選擇。

  4. 對自己誠實

    • 問自己:

      • 我願意加入這家公司嗎?

      • 我相信它的願景嗎?

      • 我能看出風險在哪裡嗎?


調整後的收穫

  1. 減少 FOMO(錯失恐懼症)

    • 曾因錯過加密貨幣的大漲而焦慮,現在明白不投資也是一種選擇。
  2. 拓展投資視野

    • 投資不只是股票或黃金,創業也是能力圈的一部分。
  3. 更有意識地研究

    • 學會批判性思維,減少盲目相信資訊的機會。

投資的本質

投資也是認識自己:

  • 了解自己的能力圈。

  • 接受自己的限制。

  • 找到真正有價值的機會並長期投入。


Great! You’ve successfully signed up.

Welcome back! You've successfully signed in.

You've successfully subscribed to 懂的都懂 - 電子報.

Success! Check your email for magic link to sign-in.

Success! Your billing info has been updated.

Your billing was not updat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