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理財這件事:我的探索與反思

關於理財這件事

最近,我花了不少時間重新審視自己的理財觀念。過去我一直以為,理財就是要不斷追求更多的錢,把存款數字堆高,直到實現「財富自由」。但慢慢地,我發現理財的並不是累積金錢,而是讓自己知道「需要錢的時候,有錢」。

分清「需要」與「想要」

回顧自己的生活。

  • 必須的開銷
    • 有一個舒適的家 - 這個家有水電瓦斯且可以通勤上班
    • 有一台車 - 讓我可以載小朋友上下學
    • 小孩的教育 - 給小孩找保母與幼兒園
  • 慾望的開銷
    • 是否該搬到環境更好的地方?
    • 要不要換更舒適的車?
    • 未來是不是該讓孩子上私立學校?

​必須的開銷讓我過得舒服(每個人對舒服的定義不同),而慾望的開銷則讓我陷入掙扎,我好像不該要有物慾,因為教科書上說這是不對的。

接受慾望,不等於放縱

痛苦一陣之後我發現,接受自己的慾望,認清自己想追求更好的生活,是件很自然的事,該思考的是:

我能不能負擔得起?

當慾望變成了一個問題,那我就會拿起筆來解題:「這個慾望真的是我想追求的嗎?」、「會不會只是一時衝動?」

有時我發現,自己沒那麼需要它;有時則發現,這慾望對我很重要,我會更篤定地去追求。

我能不能負擔得起?

既然這些慾望都是我想追求的,那我能夠做到嗎?

  • 慾望 > 能力:如果慾望超出負擔範圍
    • 提升自己的能力 -> 想辦法多賺一點
    • 調整自己的期待 -> 你真的想要嗎,如果這慾望不值得努力,那就是沒那麼想要
  • 能力 > 慾望:如果慾望沒超出負擔範圍
    • 對事情會更有平常心
    • 活得更鬆弛
    • 減少緊張壓力,大腦皮層得到成長

讓自己的能力 > 慾望才是想要活著的姿態,無欲無求對我而言還是太難了。想活到這種狀態,最重要就是對自己誠實。

不是真正想要的東西真的拿到了,也只是開心一下;真正想要的東西我會努力去追尋,不需要對別人解釋。在理財上做到知行合一後,再決定何時需要花錢,何時該有錢,這是我對理財的看法,希望對你有幫助。


Great! You’ve successfully signed up.

Welcome back! You've successfully signed in.

You've successfully subscribed to 懂的都懂 - 電子報.

Success! Check your email for magic link to sign-in.

Success! Your billing info has been updated.

Your billing was not updated.